-
申博网上娱乐官网 > 时评
-
两会提议别只盯着“起征点”,抓逃税的“尚方宝?!备匾?/a>
我国目前的税收法规,还是要求税务局就纳税人的收入举证具体从哪个环节逃税才能追征税款。这也导致了目前我国税务机关对个人无法通过豪宅、豪车、大额个人账户转移等个人财产信息去反推纳税人是否如实纳税,只能被动等待纳税人申报。
-
苏联援助撤走后,她设计出了中国第一台计算机
夏培肃设计研制的“107机”创造了历史,但更重要的是她协助设立和一手创办的计算机科学院校与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铸造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的未来。后来,她的一位学生胡伟武成为龙芯系列CPU的首席设计师。
-
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的包袱更小,步子更大
2010年中国品牌汽车占有率达到45%,2020年这个数字甚至下降到只有38.4%,达到了十年来的最低点。中国是很多国外品牌汽车厂商的第一大市场,但从来都没有收获过应有的尊重。为了扭转这一情况,我们只能另辟蹊径。
-
美国版“三国演义”何去何从?四月中旬可见分晓
特朗普在保守联盟年会上已经不顾美国的政治传统,开始大肆全面抨击拜登的各项内外政策。所以民主和共和两党在特朗普的注视下,各自向对方妥协过多都会在中期选举中受到不利影响,如此一来双方在参议院中的拉锯时间就会拖长。
-
“爱国者治港”不是让所有反对派出局
反对国家主权,根本就不属于反对派的职责范畴。反对派的政治希望就是颠覆政权?这说得通吗?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要是没法接受在爱国的原则下提出反对意见,那他肯定没有参与空间。
-
中美战略定位的重要细节,藏在这场记者会里
长期以来,中国的战略善意没有换来美国对等的怀抱,反而将其扭曲成了“争霸野心”。面对“头号竞争对手”的新帽子,中国有理由保持战略自信。笔者看来,所谓“新大国竞争”,至少包含四类:楷模之争、合作之争、红利之争、视野之争。
-
疫苗事关国家安全,还有哪些重大问题要解决?
在新冠疫情尚未消退,各国疫苗大显身手之际,陈薇院士在政协的建议再度引发了人们对疫苗与生物安全的关注。哪些疫苗核心技术需要加大投入?从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来看,有一个不可解决的瓶颈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应急疫苗的研发速度,如何解决?
-
一周军评:2000亿美元军费的新时代
本周,中国2021年的军费预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得到公布,在经历了2020年这个改变世界的关键之年后,中国的武装力量将会如何发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一个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的话题。
-
搞定了长征九号,基建狂魔就能准备在月球上开工了
开发重型火箭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由于早先各家信誓旦旦提出的登月计划全都跳了票,也为我们的研发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美国“争先”难度可能比较大,但至少“恐后”日本、印度甚至是欧空局、俄罗斯,倒是不用太担心了。
-
西方大放水时代,两会如何为中国经济定调?
在遇到外部冲击之后,中国在经济理念上似乎是这样认为的,一方面需求和逆周期调整是重要的,同时我们感觉到,供给力量是强大的。
-
中西方能否和平、理性地谈政治?答案是可能的
如果中西方在所有问题上都能进行坦诚的对话与交流,双方的误解可以化解不少。中西交流的困难主要来自西方。中国人是一直主张平等对话的,但西方往往喜欢高人一等地训话,中国人当然不会接受。不过,如今西方反思他们制度问题的人已多了起来,愿意与中国谈。
-
防范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要做这三个区分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是充分展现中国政府与社会的能力的一年。2021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即将上马,经济增长迎接新动力。对于金融领域的关键管控依然必要;对于平台,应该理解其“自然垄断”的特性,但要防止市场绝对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
-
“十四五”怎么解决大城市高房价?我有个建议
我们的政策一定要接地气,要尊重客观规律。当你看到深圳、杭州房地产市场现在的问题,答案很显然,是要增加供给,抑制需求是没用的。
-
中国向国际承诺碳排放目标,国内碳市场该如何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挑战,其中的一个首要挑战是需要有实现碳目标的更加清晰化、透明化的总量指标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让各方对碳目标有清醒的认知,同时也能为诸多相关工作提供可度量、可计算、可考核的任务。
-
“爱国者”与“香港核心价值”之争
1997年香港回归后,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口头禅是“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他试图表明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祖国与香港之间是一种彼此独立的互惠关系,而在香港回归十多年之后,董建华坦称“香港和国家从来都是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
这家日本药企为何敢违法40年、伤人夺命?
日本药厂能如此生产药品和日本政府多次强调的高质量,就如同一个是泥塘中的王八,一个是天上的月亮,都是圆的,但绝非同一物。
-
经济复苏迹象明显,这轮美股狂欢快结束了吗?
去年的流行词——病毒、虚拟、在家工作、经济衰退——很可能会被疫苗、现实世界、重返办公室和通货膨胀所取代。对金融市场而言,这种转变可能比想象的更具破坏性,因为金融市场已经被去年的主题和低长期利率所牢牢困住。
-
针对性脱钩?美国半导体战略,说穿了就是“既要也要”
如何在半导体领域继续对中国卡脖子,又能有效降低对自身的伤害,且还能保住中国市场,这是一个大难题。因此可以预测,针对性脱钩是一种动态调整的政策,管制清单不会固定不变,君不见就算是特朗普时期,清单归清单,“开后门”的例子也不少见。
-
素质教育改革不能强了“素质”,却弱了“才智”
为防止素质教育改革滑向“弱才智”的陷阱,考试选拔制度仍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只要高考精神不动摇,一流大学招生录取中,学习成绩继续占最大比重,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术秩序就不会颠覆,“强才智”的优势不会松动。严肃的考试研究一直被连篇累牍的应试教育控诉所遮蔽,缺乏实实在在的认识与技术进步。
-
我们将用“十四五”这五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20年中国GDP是14.6万亿美金,美国是20万亿左右,中国经济占美国经济规模的比重达到70%。美国人对此感到焦虑,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
-
-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