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四个警察”来说,印度洋和太平洋太大了
如果印度选择投入美国的怀抱,将招致两个其无法承受的后果。首先,它将威胁到印度的战略自主性和在大国间的回旋余地。其次,它将导致印俄关系下滑。新德里对于华盛顿的任何举动都会引起莫斯科的警觉。[全文]
-
中国是北约的机会,不是挑战
中国现在的海军在全世界海上巡游,我们要熟悉全世界的海域,应该说该去的地方都去了。中国海军现在舰船数量也很大,全世界第一,比美国还多出60多条军舰,这些军舰当然不可能只是在家门口晃来晃去……[全文]
-
太空不应成为中美竞争的新疆场
火星在一个月之内突然接待了三位来自地球的访客:阿联酋的“阿玛尔”(意为“希望”)、中国的“天问一号”、美国的“毅力”号火。为什么各国不能聚合资源和知识来共同完成如此艰巨而昂贵的任务呢?[全文]
-
龙象相处之道在于保持安全距离
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是不幸的,但不应构成中印关系恶化的分水岭。相反,它应带来有用的警示:要想龙象相安无事,共存之道是保持安全距离。[全文]
-
中美需要一份专业清单管控战略分歧
冷战没有演变为一场热战并不完全是运气使然。尽管存在敌对行动,但通过可核查的信任措施,美苏之间的专业沟通得以保持并加强。没有人知道中美关系会如何演进,但为了让竞争对手在新的冷战中不成为敌人,双方需要拉一个长长的信任措施清单。单子越长,战争风险越小。[全文]
-
拜登能确保美国不可避免的衰落是和平的吗?
两年前我提出,21世纪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中国崛起,而是美国的衰落。迄今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但美国的衰落会同样和平吗?现在几乎没人否认五角大楼在冷战后一直不断的军事干预削弱了美国国力,也表明美国的衰落,无论多么缓慢,都远远不会是稳定的。[全文]
-
美国会和平衰落吗?
我们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并非是中国的崛起,而是美国的衰落。[全文]
-
美国要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国际社会的一员而已
如果说无知是傲慢之父,那么“山巅之城”之说,更像是傲慢膨胀成为偏见。须知,美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不过是国际社会的一员而已。当它承认这一点时,这是它从山巅走向平原的开始,山下的天气肯定没有山上那么阴冷。[全文]
-
中国和美国或许是对手,但合作是可能且可取的
对于中美两国来说,消弭冲突之道是将目光投向西太平洋以外的、双方利益有重叠的全球公域。在远离中国近海的地方,两国没有较量,合作是完全有可能的。[全文]
-
美国不可能组建“新全球联盟”应对中国的“战略挑战”
西方的问题在于它自恋地将二战后的70余年等同于“自由的国际秩序”,并希望这一秩序继续下去。所谓的“自由的国际秩序”,充其量也就是苏联解体之后、中国全面崛起之前、西方的影响力呈压倒性优势的大约15年左右的短暂时期。[全文]
-
哪怕美国国运式微,中国也不需要建立势力范围
影响力和势力范围是两回事。今天,中国的影响力同美国几乎难分伯仲, 并将进一步扩大:人们普遍预计,中国的GDP将在10至15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痪浠八?,一个全球化的中国,其影响力已无处不在,所以不需要任何势力范围。[全文]
-
联合国不能在大国竞争中坍塌
联合国是一个“朝阳组织”还是“夕阳组织”。75岁的联合国很难说是前者,但肯定也不是垂暮之年。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巨大的庇护所,如果维护得当,可以为我们所有人提供安全。它太重要了,因此绝不能坍塌。[全文]
-
避免中美在南海发生谁都不想要的军事冲突
中美两国相互指责是一回事;如果军舰在南海发生碰撞,引发直接冲突,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双方都承诺过相遇时保持安全距离。但是,安全距离到底是多少?如何化解一场双方都不想要,然而却有可能糊里糊涂发生的冲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