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开放后,中国农业生存?;卸啻??
中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农业要素要按照工业定价,你雇用劳动力,租用土地,注入资金,来搞农业生产,光是成本就已经高于人家的国际价格。假如没有政府?;?,那就没有人干农业了。[全文]
-
有些学科不愿跟进“生态化”调整,但我们不能再这么激进了
看待下一个阶段的转型,希望大家高度关注生态空间资源开发,其中一定要体现的是空间正义,一定要防止的是空间开发造成基尼系数进一步拉大。[全文]
-
今天的民营企业家,可以从张謇身上学到什么?
当前中国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困境,应该说和张謇的大生集团在20世纪20年代所遭遇的困境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企业在某一个领域进一步扩张之后所遭遇到的内外环境的根本性改变所致。[全文]
-
不想继续被美国打压,就要用人民币去挑战
老冷战是怎样向新冷战转化的?本质上仍然是美元体系作为世界上的单极霸权体系,它既然可以在后冷战时期压住欧元、打掉亚元崛起的基础,那现在面对中国用人民币来完成结算,也就是在金融资本阶段的币缘战略挑战,当然也是不可能容忍的。[全文]
-
中国被美国扒了两层皮,还有人妄想中国做美国的助手?
2001年美国出现?;?,2001年中国提出跟美国形成反恐战略合作关系,接着中国开始大量向美国出口商品,向美国输出资本。这种双重输出,被我们说成是从中国“这头牛身上剥两张皮”。有些人是好伙计,从你身上剥两张皮,你还一天到晚高高兴兴的。[全文]
-
今天的集体经济主要不是搞生产,而是学会吃租
今天中央提倡搞集体经济,很多人不知道集体经济是干什么的,我告诉大家今天的集体经济主要不是搞生产,而是学会吃租。农业社会吃的是地租、农业租,工业社会吃的是厂租,现在是生态社会,吃的是资源租、空间租,是铺租。[全文]
-
新冷战究竟新在哪里,为何让人措手不及?
明明是资本利益冲突,美国非要制造很多意识形态说法,将各种莫须有罪名强加到中国头上。中国对此有任何应对吗?没有。因为“美制、美言”大行其道,以致于我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制度准备和话语准备,来应对当前非理性的新冷战挑战。甚至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时,还有人说你们怎么敢提新冷战。[全文]
-
土地政策“在地化”,对当代乡村有多重要?
当前的土地政策非常明显地“去在地化”,照搬西方制度体系,简单地把教科书上讲的土地要素扩张形成规模经济才能进入现代化的主张,当成土地政策激进化的依据,就会出现资本下乡圈占资源,把农民的自主发展权变成资本收益权,派生了资本与农民的对抗性矛盾。[全文]
-
这次疫情止于何处?我们说,止于乡关。不是靠着多么大的力量去调动起来,去面对面应对疫情,当然这个很重要的,是主攻方向。但大家看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被忽视,是农村卫生防疫力量最薄弱,但农村却恰恰可以实现脱钩,是在地化的。[全文]
-
村社是生态资源价值化实现的第一经济主体,今天中央提重构新型集体经济,可惜又被很多人污名化,质疑成“复旧”。其实无外乎生态资源不可分割,而村社是生态资源的定价主体。所以今天的乡村难道贫困吗?不,是你没把定价权给它。何为乡村社会的自主发展?当它可以自主对生态资源定价时。[全文]
-
中共如何化解建国初第一次经济?;??人民币“维稳”
从事件进程看,新政权在完成集中粮食治理通胀这一步之后,又创造性地挖掘制度红利,把这些集中起来的粮食和物资,通过以工代赈、水利建设投入等方式,在农民中进行再分配,可谓神来之笔。[全文]
-
亿万农民救了中国几次?
70年代任何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拉美和亚洲的国家,都普遍出现了债务?;?,中国也同样出现了,直接表现为1978年、1979年财政赤字突破200亿。就和毛泽东当年土改一样,邓小平也给中国农民分了一块地,内容是一样的,但叫法不同。[全文]
-
东亚的日韩,中国大陆、台湾,还包括越南,都叫做稳态社会结构,为什么?因为尽管日韩没有毛泽东,越南也没有,但是他们都做了一件事,跟中国一样,就是平均分配土地。[全文]
-
温铁军谈工友之家被逼迁:基层债务过重,年底要还
12月中旬以来,众多媒体报道了北京皮村的“工友之家”面临被退租的局面。这个代表新生代工人的自觉非公益性组织目前面临着诸多生存困境。但该事件折射出的基层债务难题、基层官员的非规范性处理手段、以及草根文化事业的维护等问题不应做“泛政治化”处理。[全文]
-
地方工业化:城郊村之天命
当前农业大县的城郊村在中长期阶段所要遵循的新乡土政治,可从“理”、“法术”和“道”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城郊乡政治之理,要以地方工业化为强制性天命,地方政府为主导、资本家为主体,村干部为聚焦点的、以征地等为主要任务。以资源资本化为实质政治经济任务的地方工业化是城郊村新乡土政治必经之道。[全文]
-
温铁军:大农业不是中国梦
今天人们讨论农业现代化的时候,却忘记了两个必须面对的事实:其一,中国农业曾走过26年的规?;?、集体化的历史;其二,中国农业已经从创造对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双重正外部性走到了反面,生产过剩,在产业化的口号下造成的污染远远大于工业。[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