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脸”回家、失业、民族主义…农村青年的标签从哪来?
“小镇青年”和“豆瓣青年”的观点很难说截然对立,他们的思想分化往往因议题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这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想界和舆论场有明显差异。这恰恰说明他们很难用“左右”、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等传统理论来划分,反倒在基本价值上具有广泛共识。[全文]
-
变局下的乡村治理,如何避免“好心办坏事”?
?最近10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展的突飞猛进,中国基层社会也发生了巨变。今天的社会,有可能要告别过去千百年来,所赖以运转的那些习以为常的制度逻辑。一些基本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全文]
-
严书记,王主任,“官威”不好使了
刚刚到位的一把手,作风强势一些,哪怕是对下属有点人格侮辱,下属恐怕还是有所忌惮……真正的强势是“不怒自威”,非要用掌掴下属来体现自己的强势,恰恰是其权威已经式微的表现。[全文]
-
农村的“乱”,不是真乱
河南的农村,家族之间相互打交道,村规民约比较强。但其中家族之间、个人之间都有竞争。这就像盖房子,你先盖的这么高,我后面盖的一定要高你一点,再后面的会更高。这实际上是大部分农村的常态,它并没有失控。[全文]
-
哄抢猪肉:群众错了,政府道哪门子歉
地方政府的责任就在于,需要对聚众哄抢行为采取积极的社会干预措施,但替群众道歉,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从地方的舆情应对的角度说,这种低姿态,当然是情有可原。但是从长远看,这未必是一件好事。本质上,这种做法表明,一些地方政府抱有父爱主义的执政观。[全文]
-
有些地方民调说95%同意合村并居,怎么成了糊弄人
现在很多人,包括地方官员,都有一个想象中的农村、想象中的农民,并没有把农村和农民具体化。在他们的抽象概念中,城市化之后农村存在空心化问题、生活不便利等等,实际上农村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农民的发展阶段也分了好几个层次。[全文]
-
那些因抗疫“不力”而黯然离场的基层干部
疫情期间,我听到不少受过处分,担心受处分,却还负重前行的基层干部以及他们亲属的倾诉,他们有不甘、彷徨、无奈、落寞,却唯独没有成就感。他们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功劳薄上,也许还偶尔会出现在耻辱榜上。然而,他们大概永远不会为自己辩解。[全文]
-
“打劫,交出口罩!”这幕荒诞剧是如何上演的?
一个地方政府,公然“截”了另一个地方政府的应急物资。大战当前,说好听一点,还算是地方?;ぶ饕遄魉?;说不好听一点,便是“前方打仗,后方捅刀”啊。这是一个极坏的典型。[全文]
-
地方主官要有政治担当
在政府履行防疫职能的过程中,专家和顾问的意见具有关键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政系统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了专业化特征。地方主官可能对政府系统内部的运作和常规程序较为熟悉,但未必能够应付复杂的社会诉求,不一定能够解决政治合法性问题。[全文]
-
说说县乡干部提拔那些事儿
在基层官场,为了充分照顾每一个干部的需要,就发展出了诸多“隐性”差异,设置干部提拔任用的隐性台阶,让基层干部有奔头,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人岗相适。个人服从组织这个原则,在基层实践中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抽象的政治原则,而是有温度的工作。[全文]
-
如何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笔者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曾经访谈过一个已经成功“转型”的在道上还说得上话的企业老板。如他所称的,年轻时“打打杀杀”的日子(满头刀疤就是明证)早就过去了,现在“政府也不允许啊”。哪怕是他这种初中没上完的混混头目,也得转型做文明人了,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全文]
-
城管喊话小贩摆摊,只是“猫鼠游戏”的一幕
“摆摊经济”最近火了一把,一段“城管队长喊话小贩来摆摊”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甚至有人编段子说,城管拉小贩都有KPI了。不过,“猫鼠游戏”才是城管与小贩的日常,本文作者曾以城管中队副队长协管员的身份,对城管执法的日常工作进行了参与式观察。 [全文]
-
这年头,黑恶势力也“进化”了
那些曾经混社会的“企业家”,现在都对打打杀杀嗤之以鼻,觉得那是“没文化”“不懂事”。笔者就曾访谈过一位已经成功“转型”的“企业老板”。他自称“就喜欢和文化人打交道”,在讲述完年轻时的“奋斗史”后,还开玩笑能否给他写一本书。[全文]
-
“扶贫羊”的故事一再重演,但脱贫攻坚急不得
“扶贫羊”的故事,在“扶贫鸡”“扶贫鸭”“扶贫?!钡壬砩现馗瓷涎?,亦在西瓜、木耳、猕猴桃、茶叶等身上不断重演。多年经验表明,地方政府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功的有,失败的更多。[全文]
-
“女人不上桌”这个问题为什么总在春节被“鞭尸”?
过年期间外地媳妇回夫家,外地女婿回娘家的吐槽很多,但感受到的家庭温情恐怕更多。就当前的情况而言,跨省婚姻的夫妻双方因长期生活在城市,又因“半工半耕”的原因而缺乏和对方父母长期生活的经历,对对方的从小生活的地域文化其实是缺乏深度体验的。[全文]
-
母亲在村里的观音宫替我捐了功德钱
母亲也曾跟我说信神灵的道理。我当然不会信的,且很喜欢用“事实”教训她。比如,那头大树下的公王,其实自身都难保,谈何保佑世人?一个刮风下雨的夜晚,公王树竟然倒了!想来,母亲也是明白的。再厉害的神灵,也抵不过世事无常。[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