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变成世界经济中心,经济学大师将在这里辈出
当中国逐渐走向世界的经济中心,中国的经济现象就会成为最重要的想象,也因此21世纪将会是经济学家在中国辈出的世纪。而要有真正的理论创新的贡献,经济学家们一方面要研究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内生的差异性。[全文]
-
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不是要改变发展道路
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有利于让我们认清中国这个发展阶段的态势,不会因为过去认为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出口受点影响,就影响我们的信心。[全文]
-
中国经济早就内循环为主
不少国内、国际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出口导向型的;在美国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时,甚至认为是中国推行出口导向的经济,才导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扩大。但我并不这么想。[全文]
-
美国已被权贵阶层绑架,革命都未必能解决问题
斯蒂格利茨教授曾建议东欧、前苏联国家要按照美国做的去做,而不要按照美国说的去做。非常遗憾的是,东欧国家没有按照他的建议,参照美国做的去做,而是只听信了美国说的去做。结果大家都知道,这些转型经济体经济崩溃、?;欢?、发展停滞、贫富分化。[全文]
-
决定中国能否成为高收入国家的5年,有为政府该怎么做?
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变化,为防止被卡脖子,中央会主导发展一些关系国防和经济安全的战略型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跟中央配合。各地在发展战略型产业时,可以“倒弹琵琶”,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发展出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民用产业。[全文]
-
中国下半年增长15%并非不可能,但必须有点新措施
中国要想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年的GDP增长率就要达到5.6%,那么第三、四季度必须达到15%以上。对中国来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相当大的空间,再加上政府的执行能力,真要努力,这个目标并非不可达到。[全文]
-
疫情冲击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能到什么水平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在-6%到-10%之间,二季度也可能在1%上下,全年增长主要依靠第三和第四季度由投资拉动的反弹,如果能达到10%,那么,全年的增长率会在3%-4%之间。[全文]
-
我曾预测中国在2015年超过美国,当时他们笑我太乐观
当时说如果沿着我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道路走,中国在2015年的时候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会超过美国,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到2030年的时候会超过美国。那时大家都认为我们太乐观了,很高兴的是中国在2014年的时候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美国了。[全文]
-
美国什么时候才会心悦诚服?
中美贸易战即使到了最糟的情况,对我们的影响也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如果能有协议,不利影响会低些。所以对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中国应该抱欢迎的态度。纵然协议在表面上不够一一对等,但是多出的部分是中国原本就想做的事,所以不用去计较表面的对等。[全文]
-
最后冲刺,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我国坚持产业政策、发展国有企业,对推动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决不能盲目接受私有化和政府作用最小化的西方经济教条。[全文]
-
美国那种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不适合今天的中国
2018年我国的人均GDP虽然达到9750美元,但是依然只有美国的15%,因此尽管存在前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但是发展阶段尚未迈入需要美国那样的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更适合于我国。[全文]
-
西方主流经济学给发展中国家提建议,经常好心干坏事
现代主流经济学一般是从发达国家有什么来看发展中国家缺什么,以及从发达国家什么东西能做得好来看发展中国家什么东西做不好,政策就建议发展中国家去拥有发达国家拥有的,做发达国家能做好的。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是忽视了我前面讲的内生性问题,结果经常是好心干坏事。[全文]
-
只要大陆经济发展得好,台湾经济就会更好
我们需要智慧、需要用冷静的头脑来解决目前在台湾的那些乱象。我相信,如果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几代知识分子所不断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只要大陆经济发展得好,台湾的经济就会发展得更好,台湾经济发展得好,大陆的经济也会发展得更好。[全文]
-
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看起来逻辑清晰,用起来却屡屡失败
经济学理论要在发展中国家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就要推进理论创新,以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差异。新的理论只能来自于新的实践,中国过去70年的发展实践就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金矿。 [全文]
-
主流经济学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践起来经常失败
中国没有根据当时主流的转型理论,也就是新结构主义华盛顿共识的结论来改革,中国是渐进的、双轨制发展,不是一下子市场化,一下子双轨化,一下子宏观稳定化。当时国际主流的看法认为中国这种转型方式是最糟糕的转型方式,但是中国实现了40年更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全文]
-
用现有经济理论解释中国,到处都是问题
奇迹就是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若用现有理论来看中国,到处是问题,因此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稍放慢一点,国际舆论界就会出现中国崩溃论,但实际上中国不仅没崩溃,还一直稳定快速发展。任何现象背后都有道理,总书记曾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也必然产生理论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