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韭菜”造反,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散户利用华尔街规则“造反”类似特朗普的政治“造反”,逼迫金融精英和政治精英破坏了自己制定的规则。但全局看,这样的“造反”缺乏组织和力量,不但无法撼动制度,反而会导致更严重的回摆。[全文]
-
刺激内循环,我们2008年以后就做过了
2009年,我们的外贸订单遭遇断崖式下跌,当时我们就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不仅维持了经济增长,而且提升了增长质量。而且以往我们是嵌入到别人主导的全球化中,现在我们开始主动塑造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全球发展格局。[全文]
-
宁可慢一点,也要保持我们金融市场安全
在金融开放问题上,不能够一根筋,不能够想着因为金融开放是好事,所以我们就要沿着既定路线图一直走到底,这个在过去历史上是有教训的。[全文]
-
眼光朝内,将4亿中产做大到8亿,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
我们从疫情就能看出,未来10年内,世界经济能否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都值得怀疑。世界经济就是这个状态,我们必须承认现实,要想办法从14亿人的市场中找机会。中国现在有4亿中产,要做的是把这4亿变成8亿,这就有了很大回旋余地,不用怕世界市场出现大幅萎缩。[全文]
-
美国大选如何影响美国外交政策和对华政策
中方会积极响应拜登恢复对华对话和合作的态度,中国也欢迎和美国展开有规则的竞争。良性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进步的手段,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动力。中国不怕有规则的竞争,我们更希望在有规则的竞争中找到合作的机会,缓解竞争的烈度。疫情使得全球经济发展更向中国倾斜,中国现在也在强调深化对外开放、鼓励技术创新,在未来5至10年,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随着中国实力上升、美国相对下降,中美的关系也会更加趋于平衡。[全文]
-
下定决心开放服务市场,对中国未必是灾难
金融业开放,首先需要有金融业的权威性人物或企业带头去做,让外界大众相信你是真的想把海南金融市场搞活起来,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分步骤地将金融产品推出来,这样自贸港才会慢慢形成自由金融市场。[全文]
-
对华脱钩?先问问跨国公司答不答应
新冠疫情出现后,西方一些民粹主义政客酝酿起了与中国的脱钩,不断干预中国发展。实际上,西方国家如今的经济问题主要源于新自由主义思潮造成的当地制造业萎缩。如今,与中国脱钩就必须重新塑造产业链,可能就会降低已经构建起来的全球产业链的效率。[全文]
-
欧美经济政策是为续命,中国没必要跟着他们跑
该干的事情还得干,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出现个别负面情况,就不投资了,过去的事实已经证明投资对整体经济的效应。中国有一个传统智慧,叫“水至清则无鱼”,我们不能指望在新的投资过程中一点问题都没有,总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只要能做到严格监管、事后追责就可以了。[全文]
-
担心中国或学习中国,是硬币的两面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把目光投向中国,投向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也是中西方软硬实力此长彼消的发生巨变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人,我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无比自豪,当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全文]
-
不干领导的事却要领导权,这谁能接受?
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曾是国际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次疫情,却什么都不干,指责世卫,甩锅中国,甚至成为一股破坏力。在抗击疫情这样的重大国际事务上,不干领导的事,却要领导权,但问题是,谁愿意接受美国这样的领导呢?[全文]
-
我接到一个朋友从美国打来电话:“我的命差点儿就交待了”
朋友突然高烧,发现是新冠病毒阳性,而且血液的饱氧度已经接受临界点。即使如此,医生跟他说,我们这里所有的重症监护室都住满了,急诊室的走廊里都坐满了人,你还是回家休息去吧;实在受不了了,再打911的电话,急救车把你再送过来,那时候再看有没有办法。[全文]
-
疫情之下,新自由主义的“洗脑包”会破灭吗?
这次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瘟疫流行引起了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根子还是美国政府采取的自由放任政策,跟当年放松管制,任凭市场去主宰发展的路数一样。除非美国经济真地跌入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萧条,?;笮碌拿拦趴赡苤匦滤伎颊庑┠昀幢恍伦杂芍饕逡嫉姆⒄孤肪?。[全文]
-
中国刚送去大量物资,法国媒体就说“中国撒了两个月的谎”
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有些法国媒体就一直在制造一些新闻,什么中国湖北的疫情实际扩散情况远超官方公布的数字,湖北患病人数被人为低估,“否认了两个月的疫情”、说了“两个月的谎话”。如果武汉政府起诉法国的这些媒体“诽谤罪”,这些媒体的老板会怎样回答呢?[全文]
-
美股熔断不是简单的市场反应,或是更大事件的导火索
本周美国股市暴跌,一方面是受到近期短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是其自身经济体内部各种各样问题的堆积,最后在外力作用下被引燃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次由美股开始的事情,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本市场反应,而是一个更大事件的导火索。而新冠病毒疫情可能会成为压倒美国资本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全文]
-
全球化之下,有人竟想把中国的灾难变成自己的机会?
不同国家的舆论对从中国产生的疫情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瘟疫是个典型的全球相关性问题,它造成的影响一定是跨界的,谁想关起门来“独善其身”都不可能,更不要说想把中国的灾难变成他们的机会了。任何嘲笑辱骂、幸灾乐祸都可能只是高兴过早了,没有预计到最后自己的悲惨结局。[全文]
-
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也不会成为某些国家的机会
疫情过后,肯定要恢复生产,经济活动会回归正轨。从长周期看,中国经济还处在增长期,还有一定的需求。因为有许多事情在这段防疫期被搁置了,疫情过后肯定要加快速度,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因此,只要坚持我们的发展方向,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措施,经济也会回归正轨。[全文]